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鍾愛「編作劇場」(註一) ,只是未必了解,當中的原因並非純粹個人喜好,而是因為「編作劇場」所強調的集體性、參與性、使能的作用(enabling),本質上與戲劇教育著重「以學生為本」的精神,貫徹如一。
在這裏,讓我藉一個例子來分享想法。由於「編作劇場」是個互動、靈活的過程,也沒有一套必然的方法,故以一個實例來介紹,相信較為合適,讀者也會較易投入吧!
意念的開展
《兒童歷史博物館》是2004-05年由我和另一位戲劇導師歐怡雯,與鮮魚行學校4A班學生一起創作的舞台劇,是康樂文化事務署主辦,新域劇團策劃的「學校戲劇培訓計劃」的結業作品。
學期初,我和怡雯跟4A的班主任和中文科老師一起擬訂戲劇課堂的主題,得知四年級中國語文的教學內容,重點為學生的個人生活體驗,故我們想到以「學生生活經驗」為創作主題。
然而要把一個意念以戲劇形式表達,得訂立一個戲劇框架(dramatic frame)(註二),才能產生戲劇行動(dramatic action) ,意思即謂,要有戲劇框架,才有「事」發生,有事情發生,才有戲劇。
訂定戲劇框架
「兒童博物館」這個框架,靈感來自一個英國NATD的戲劇教育會議(註三) 。當時Dorothy Heathcote (註四)把與會的教育同工分成小組,扮演一所「兒童博物館」的策劃人,設計不同展館的內容;還記得我當時負責的展館名為「兒童的恐懼」。
我向怡雯分享了這個意念,大家都覺得適合用於這齣戲。我們初步建立的戲劇框架是這樣的:
也許大家已看到這個戲劇框架的竅妙:那些未來的「上一代生活」,其實正是現今孩子的生活寫照,亦即是創作此劇的學生們的生活經驗。
我們的構想,是要透過博物館中各種形式的「展品」,呈現同學的生活面貌。
這個戲劇框架除了能切合主題的需要,在創作上也能提供不少好處:
1. 不同展館可以羅列不同內容,之間毋須太大的邏輯關連(遊客可隨時由一個展館跑到另一個),在創作上,這樣的結構能提供很大彈性。
2. 扮演「展品」和扮演「參觀者」的演員,所需技巧不同,而「展品」以不同方式呈現時(如:雕像、動畫……等),要求的技巧又有所不同;於是,這個框架提供了多樣化的角色類別,讓不同能力的小演員都能參與其中。
3. 它讓每場戲的戲份較平均。每人都有機會擔演一段戲,滿足感會較大。
4. 它讓每場能較獨立處理,方便排練,例如展館一、二的戲可以同步綵排,比較省時,學生的專注力也較易保持。(當你像我們一樣面對著三十多位小演員同台演出,這是不得不認真考慮的一點!)
探索與發展內容
我們就著這個框架邀請學生參與創作,請他們建議博物館內應設立哪些展館,展出什麼展品等。創作活動有以戲劇為手法的,如扮演展品,呈現某展館中發生的一件事等;也有非戲劇活動,如討論、訪談、繪畫、寫作等。形形色色的活動,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用不同手法激發學生去創作、去分享見解,讓我們盡量搜集學生生活的資料,也觀察哪些題材學生較感興趣,看看哪些意念可演性較高。
一個有趣(但不出奇)的觀察:男同學談到最喜愛的網上遊戲時,女同學反應不大,女同學談到喜歡「扮靚」、談心事時,男同學覺得悶出鳥兒來!最後,我們決定分別以「電腦館」和「女子文化館」勾畫男孩和女孩的世界。
至於第三個展館,我們稱作「模擬兒童法庭」,展示的是孩子的頑皮、搗蛋事。對此部份,男、女同學的投入感都極佳,更向我們建議了許多很好玩的內容!
我們的劇本結構發展至此,是這樣的:
擬訂了三個展館的範疇後,我們再請同學透過形形色色的即興演出活動,探索劇本的具體內容(如:電腦館的動畫中有什麼人物,做些什麼?……等)在創作過程中,此部份花的時間不少,但卻是非常值得。沒有藉此得出的那些細緻、具體、從孩子視點出發的內容,單靠我們自己想像,作品充其量也只不過是成人眼中的兒童世界已而!
強化結構‧加強張力
創作期間,我和怡雯開始覺得這齣戲還欠了一點什麼──遊人參觀博物館的情節無疑達到了帶出主題的目標,但以戲論戲,始終還是欠了一點趣味。畢竟一個劇場作品要能吸引觀眾,必得具有張力。
我們決定把焦點放在博物館內的人物上,為人物關係注入張力。當我們問同學:「有什麼有趣的人物,能為我們的作品帶來更大趣味?」同學們澎湃的意念簡直令我們目瞪口呆!剎那間,大家已構想出幾個很有發展潛質的角色,後來全部用在劇本裡:一個小偷、一個語言不通的遊客、初來到、烏龍百出的職員、懷念童年時光的母親和其對舊事物毫無興趣的女兒……
除了小偷一角後來被我們改為神秘人(詳情見下),以上的學生意念都被納入劇本中。再經過一輪以即興演出為主的創作後,我們的戲劇結構已豐富得多:
除了有關情節、人物的意念會被納入劇本中,學生在即興演出時創作的台詞,我們也會用在劇本內。當學生看到自己創作的東西被採用,對整個創作的投入感、歸屬感也就更大了!再者,一些比較生活化的台詞,若是由學生自己創作出來的,演起來會份外自然。
修改與增潤
請不要誤解「編作劇場」就是學生說什麼我們就演什麼!要創作出好的劇場作品,在整個過程中不斷的修改和增潤是必需的,而且是我們作為帶領者的責任!我從來不相信在「積極不干預式」的領導下會得出高水準的創作!學生透過集體創作中拋出來的意念,許多時是頗為粗疏和零碎的,作為帶領者,我們得協助他們梳理、修飾,有時是發展和精鍊台詞,有時甚至要改動某些意念。(遇著年紀較大、能力較高的學生,本部份可引導學生自己去做。)
舉例說,上述「小偷出現」的意念本來是很好的構思,但最後,我們把他改成一個神秘人,真正身份是私家偵探,來博物館是為了替館長尋回弟弟(童年回憶的象喻)。作出了這個安排,我們也就為全劇找到了一個完滿的落腳點。
帶領者的角色
在文首我已說過,「編作劇場」並沒有單一、死板的模式,故面對不同對象和主題,過程都不一樣,引領者的參與程度也不一。本文的個案,也只是其中一個例子已而。
但有些東西,我卻相信是每個編作過程中均須具備的,就是我們必須抱有開放和接納的態度,耐心聆聽每位學生的想法,避免先入為主,要不厭其煩地深入了解各個意念,不停地思考,哪些意念可以發展?哪些意念需要修改?哪些意念需要放棄?
我常常在這個過程得到很大滿足感,看著學生的能力得以發揮,欣喜地享受創作的樂趣,是一件快樂的事。再者,這樣寫劇本比起獨個兒坐在案前寫作,有趣、生動多了,與學生的關係也親近多了。我發覺,沐浴在學生的創意中,每每也在豐富著我自己的創造力呢!
相關文章:唏,劇本呢?劇本呢?劇本呢?
註釋:
一. 編作劇場(devised theatre),英文亦稱作 “playbuilding”,是當代劇場中常見、一種集體創作的模式。與傳統劇場不同,它通常不會由預先寫好的劇本出發,而是由演員邊排演邊創作,在過程中發展出「演出文本」(performance text)。
二. 有興趣更深入了解「戲劇框架」和「戲劇行動」的讀者,可參考黃婉萍、陳玉蘭編譯,2005年,《戲劇實驗室──學與教的實踐》,台北:成長基金會。(原文:Haseman, B., & O'Toole, J. (1986). Dramawis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Elements of Drama.
三. NATD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Teaching of Drama)是英國一個戲劇教師組織,每年均舉辦交流會議。
四. Dorothy Heathcote是世界知名的戲劇教育實踐者,以提倡以「教師入戲」為特色的戲劇教學法與「專家的外衣」學習模式聞名。以上所述的NATD會議,便是以「專家的外衣」為理念來舉行的。
附錄:《兒童歷史博物館》劇本大綱
第一場:序幕
全體演員以形體動作表達博物館由構思至開幕的過程,當中穿插人物的亮相:
• 館長向三名新丁職員訓話
• 母親欲帶女兒參觀博物館,女兒無奈答應
• 神秘人出現,來意不祥
• 教師向學生介紹「專題研習」課題──參觀博物館
第二場:電腦館
其中三位學生到達電腦館,啟動錄像,看到電子遊戲打鬥場面,以及孩子為何愛玩網上遊戲的訪問,最後一個被訪者更表示曾經三日三夜連續「打機」,最後變成「熊貓眼」!
女同學拿夠資料要走了,男同學卻依依不捨,期間碰上神秘人。職員A開始留意神秘人。
第三場:新職員
三名新丁訴說工作的難處,並認為館長挑剔嚴厲:
• 職員A向館長報告神秘人一事,館長不信之餘還把他整治一頓;
• 職員B遇上外國人,因語言不通擺了烏龍,被館長質疑他的英語能力與履歷不符;
• 職員C遇上母女二人,指錯了路,被館長責罵。
第四場:女子文化館
另外三位學生到達女子文化館,男同學不肯進內,只留在門外替女同學拿書包。女孩在館內看到以前的女生在房間獨處時愛做什麼。
母與女到來,但展館已經要關門。母親抱怨若不是職員B指錯路,她就不會錯失參觀女子文化館的機會!
第五場:跟蹤
神秘人再度現身,更偷偷拍下館長獨自對著展品沉思的樣子,並跟蹤館長。
三個職員決定緊隨,誓要找出他是何方神聖,以保護館長。
第六場:模擬兒童法庭+真相大白
第三隊學生到達模擬兒童法庭,參觀館外有關兒童「罪案」的照片(打架、戲弄人、讓小狗隨街大便等無傷大雅的小「罪案」)。
他們到達模擬法庭,會合老師和其他同學,一同觀看模擬法庭中法官審判「罪犯」的片段,並討論一樁案件的疑點。
此時,館長、神秘人和三名職員到達。經過一翻誤會和爭辯,大家發現神秘人原來是個私家偵探,受托於一位傷殘人士來找館長。那位傷殘人士乃館長的弟弟,在孩提時一樁意外中失蹤,館長一直以為弟弟已死。
館長解釋因為掛念弟弟,故開設這所博物館,紀念童年生活,並把兒時與弟弟最心愛的玩具捐出作為展品──偵探正是在博物館的宣傳品中看到這件玩具,追尋到博物館來。
老師勉勵學生從這事件中得到啟示,了解童年回憶的重要。
最後,館長仍故作嚴肅地板起面孔,著三個職員回到自己的崗位;但他們已經對館長改觀,笑說:「你可不是那麼沒人情味的啊!」
蘭蘭, 你好有心啊!
ReplyDelete好懷念啊,很多回憶。孩子的臉, 湧上心頭。
謝謝。
MEd教至devised theatre一科,便把這個post出來與學生分享。
ReplyDelete那班小四學生,現在已經中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