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December 2011

吃剩的火雞再美味

昨天公司開Party吃剩的美味火雞,今天搖身一變,成為美味三文治(早餐)和火雞雜菜湯(晚餐)!



火雞三文治:把火雞肉撕碎與蛋黃醬(mayonnaise)拌和加上少許黑胡椒,放在於塗了牛油的方包上即成。



火雞雜菜湯(一個很好「吃」的湯)

1.     把火雞骨架連同洋蔥一個(切半)、西芹兩條(切段)、甘筍半個(切件)、月桂葉一片,加水煮滾,慢火煮1.5小時(或45分鐘後放入真空煲內繼續煮)。隔走湯料。

2.     用油起獲炒熟剁碎的甘筍、西芹和洋蔥(可加入其他你喜愛的蔬菜),加入(1)的上湯,再加入撕碎的火雞肉和兩片切碎的鼠尾草,煲滾後即成。


做人要有衣食;接下來幾天聖誕party 吃剩的火雞,可別白白丟走啊!


我把今餐弄其他菜色的「菜頭菜尾」,一併放進湯裡煮,上湯更美味又不浪費食物!
由於我喜歡厚一點的湯,所以也放進了薯仔(在製作(1)的上湯時烚熟,去皮,碾碎放入(2)的湯裡。)


23 June 2011

女俠張醫師


醫生是北方人,性格爽朗,以前友人曾稱她為「女俠

女俠行醫,出手可以很重;醫生知道我抵得痛,針灸推拿毫不手下留情!

有次我問她,若病人怕痛怎抵得住針灸?她說:「可以輕一點的,我試給你看。」然後她在我肩上下了一針,果然比平日輕手得多,點到即止。不過,示範完畢,她還是毫不浪費地把針扎得更深,直至我受不了酸麻的感覺而大叫。~~女俠特色:銀針在手,例不虛發!

其實在醫生處做針灸,痛楚已算少。我在別的地方做,針刺進皮膚的一剎已經痛,但醫生下針,我不覺得特別痛,要待進入穴位深處後,身體才有較大感覺。最初我以為這是手勢關係,後來才知道還有另一玄機醫生用的針特別幼,是她特地從內地訂來的。

她告訴我多年研究的心得:由於針灸畢竟為一種侵入性的治療,病人身體難免會出現本能性的抗拒,她發覺以往用較粗的針,病人因表皮疼痛,皮肉緊張起來,針很難再下得深;但幼細的針卻讓她能扎得更深以達更佳治療效果。當然,針幼了,醫生的功力就必得更深厚,所以醫生是頗以能用幼針為傲的,某次扎針非常深入到位,她甚至忍不住得意洋洋地自詡一番!~~女俠身懷絕技,行走江湖不免帶點傲氣。

有關怕痛的問題,我曾與醫生分享我的想法。我觀察到一些怕痛的人,受不了針灸,可是偏偏身體勞損好像沒那麼嚴重,肌肉不像我們那麼崩得緊緊的。然後我得出一個見解:我們這些抵得痛的人,往往要在身體已傷得很深的時候,才察覺出了問題,才懂得停;相反,怕痛的,可能老早已把勞損身體的動作叫停。結論是:越抵得痛的人,越容易把身體傷害得深;就像我這個「牛玉蘭」一樣。

我問醫生對這個說法有何意見,她說:「也有可能啊!所以你們也必須承受更大的痛楚才能把身體復原咯!」

說罷,女俠又狠狠下了一針;酸麻漲痛,死去活來!

身體日誌(二)

19 June 2011

和身體交朋友

過去大半年來,我在學習與身體好好交朋友,耐心聆聽它的需要。這段旅程中,我的針灸醫師醫生扮演了一個很重要的角色。

最初去看醫生,是因著各式各樣的身體勞損,但都是肩痛醫肩、腳痛醫腳地,有一次沒一次的去做治療。直至去年夏天一次嚴重地拉傷了頸,頭也轉不動,才醒覺身體已在向我發出嚴重抗議,要我好好正視它的問題。然後,我開始了定期每週去看醫生的習慣。

每次見醫生,她的開場白總是:「妳這個星期覺得身體怎樣?」於是,為了這個每週一度的身體狀況報告,我開始對自己的身體多加注意:哪裡特別痛或痠軟啦、大小便的情況啦、睡眠的情況啦、月事的情況啦……等。漸漸我發覺,見醫生不但是個治療的過程,也是個教育過程。這個過程教我學習與身體對話,細心聆聽它有什麼要告訴我,然後我告訴醫生。

醫生曾對我說:「身體是你自己的,只有你對它最了解,我作為醫生可以做的,就是聽你的話去作出相應的協助囉!」我告訴她,不是每個醫生都會這麼想。有些醫生認為,你是病人就得聽他的,聽他告訴你「你」的身體在發生什麼事。一些更糟的,病人的話一句也聽不進去,還責備病人:「現在我是醫生還是你是醫生?」我不敢說病人會比醫生有更多醫學知識去判斷健康問題,但病人本身感到身體出了什麼狀況,可不也是重要的診症資料嗎?再者,這種「你懂什麼?」的態度,久而久之教病人的無力感越來越大,甚至把評估身體狀況的任務完全假手於人,對病人又真的是好事嗎?

醫生對待病人的態度,我覺得很有賦能作用,她讓你建立信心,感到自己能做一些事去改善健康,起碼,你有能力擔任身體和醫生之間的溝通橋樑,然後漸漸地,你會更相信自己有能力與身體、醫生建立三角夥伴關係,結伴尋找適合你自己的養生之道。

過去大半年來,我足踝的舊患痊愈了,肩頸和背部的痛楚大大改善了,還經歷了一些有趣的身體變化;我打算藉部落格把經驗點滴紀錄下來,作為我的身體日誌。我在學習解夢、冥想時,了解到和潛意識交朋友有個重要步驟,就是要以行動回應潛意識告訴我的東西,那它才會覺得你重視它,才會肯繼續和你對話;信念一如中國文化裡認為拜過神後要還神一樣,相信接受了好東西必須回饋。

寫下這些身體日誌,就是我對身體的回饋,告訴它:我在聽,而且好認真地對待你告訴我的一切!

身體日誌(一)

10 May 2011

在輔導室的七個半月(四)


開心果,豆丁

輔導組的學生也不是個個都滿有鬱結的,豆丁(化名)就是十分精靈活潑,討人歡喜的一個。有段時期,我們剛落實劇本,開始排練,重複的綵排開始教學生感到有點沉悶,碰巧那幾次豆丁又缺席(這個組的出席情況向來不大穩定),到了他回來那天,排練氣氛登時活了起來。那天,在課堂的總結分享中,一向疼愛他的同學阿豆說出了大家的心底話:「豆丁!你要多回來啊!有你在開心得多!」

豆丁是課程中期才加入的成員,但首次演出已教大家眼前一亮。他為自己設計了一個武打童星的角色,一段獨腳戲,一會兒在鏡頭前打功夫,一會兒在鏡頭後和導演討論戲要怎麼拍,一會兒又跳到一邊拿雙節棍練功,一個電影戲棚的環境,給他演繹得活靈活現。他個人創作能力高,但當我和他演出對手戲時,反而發覺他並不擅於與對手交流。

編作劇場的好處,在於它能善用演員的特質和長處。我沒有採用豆丁的武打童星,因為我需要為全劇安排一個類似說書人的角色,插科打諢、串連三個故事。這個角色需要高度靈活性,要處理很多獨腳戲,我認為豆丁是最佳人選!

要應付那麼多獨白,最初我也擔心豆丁是否應付得來;他即興演出能力雖然高,但未必容易按劇本辦事。然而在第一次讀劇本後,我的擔心一掃而空!豆丁不但對理解那些長長的獨白沒有困難,而且劇本一拿上手便讀出應有的語氣。而他那跳脫、多變的特質,非但沒有被台詞框死,反而為台詞增添不少生動活潑的感覺。是以我導演他的手法,都著重給他空間自由發揮。像豆丁這類演員,若給他太多框框,生命力就會退減。我常常提醒他,台詞不用一字一句地依書直說,能說出意思便行了。

豆丁仍是認真地背誦劇本,在場邊一有時間就拿起劇本來記台詞──但記得了台詞,卻記不住台位!

這個演出,我安排了所有演員不用出場時坐在舞台兩邊、觀眾可見的椅子上,原因有兩個。第一,演出場地的後台與演區有一定距離,還隔了一道厚厚的門,在後台很難知道台上在發生什麼事,演員失場的風險太大。第二,安排演員坐在台上觀眾看得見的位置,有助他們集中精神,也能夠更佳地掌握演出的節奏和流暢度。然而這個安排也為演員帶來一定的難度,由於他們不能在後台穿梭於舞台兩側,故每次下場必須準確地前往下次出場的一邊,並要把所有道具都準確地預先擺放在正確的一邊。

豆丁顧得了台詞,卻無法準確無訛地掌握出入場的方向。雖然他的角色是抽離於場景的一個,在哪邊進場都無所謂,但要兼顧道具擺放的位置時卻出事了!好幾次,他坐在台左,下一場需要的道具卻在台右!我本來希望能好好考驗豆丁,讓他在這件事上學習專注、細心,然而當在最後一次綵排時他仍然出錯,為增強演出的穩定性,我終於讓豆丁採取折衷方法,把所有道具藏在衣服內,隨身攜帶。結果,豆丁小小的身軀上放了各式各樣的小道具,活像個全身掛上炸彈的自殺式恐怖分子一樣,很逗趣。

正式演出開始了,豆丁是全劇第一個出場的演員,第一句台詞是向觀眾說哈囉。我看著他走到台前,一開口,一句「哈囉」卡在喉頭,我登時心知不妙!平日揮灑自如的豆丁,怯場了!接下來整個演出,他大部份時間都是用這種封了喉的語調來說話!可恨他一直在台上,我只能眼巴巴地看著他緊張,連走過去說句鼓勵話的機會都沒有!

演出後,豆丁的表現成為了眾演員討論的一個焦點。大家都拿他作笑話,豆丁自己也加入嘲笑自己,然後告訴我們:「我緊張得全身在顫抖,喉頭乾涸呀!」大家笑夠了,卻也不忘給他勉勵,其中阿豆是最積極的一個:「你的角色其實一點也不容易啊!第一個出場,又要直接向觀眾說話,還要大膽地做些出位的事情,在台上吃蕉呀等,換了是我可幹不來了!」

我想,這次演出未必能讓豆丁發揮得最好,但畢竟仍是個很好的學習經驗。怯場,也許是演員歷練中不可或缺的一課吧?


相關文章:
在輔導室的七個半月(一)
在輔導室的七個半月(二)
在輔導室的七個半月(三)

02 May 2011

在輔導室的七個半月(三)


面具在,不在

演出前的晚上,我做了一個夢,夢到自己被綁架,去不到學校主持演出!醒來,我知道自己把這個戲的事情帶進夢境,是因為臨睡前在想著演出的事。

那晚我躺在床上,想著翌日要不要早點起床,寫一些勉勵字句給每一位演員。後來決定,不如改為口頭勉勵吧!一來我可以多睡一點,二來,當著所有人面前說這些鼓勵說話,效果可能更好。畢竟這班學生未必有很多被公開讚揚的經驗。

正式演出前十分鐘,我請所有演員圍成一圈,並刻意指出圓圈是團結的象徵。簡單地提了幾項大家演出時必須注意的事項後,我說:「最後,我想向你們每人說幾句話。」然後我逐一予演員眼神接觸,向每人度身訂造了一段欣賞與支持的話。

我的眼神落到泰仔(化名)身上,我向他說:「泰仔,我看著你的自信心越來越大……」話只說了一半,泰仔的臉上出現了一個很動人的表情。我不懂得用文字形容那個表情,只可以說那一刻我感受到一直掛在泰仔面上的面具給拿走了,讓我看見了一個好真,又帶點脆弱的他。

泰仔在這個團隊中一直扮演著頗被動的角色。雖然創作過程予每個人很多機會發展角色,但他的角色卻一直未有好好發展過,每次創作的內容都和之前毫無關連,而我想要發掘得深入一些的時候,往往都不得其門而入。

泰仔創意不高,每次問他有什麼意見,他都答不知道、沒意見。他設計的角色叫白頭仔,原因純粹是因為他旁邊的同學設計的角色也是滿頭白髮的,除了白髮以外,角色其他特徵和背景可謂乏善足陳。然後到了另一節,他說白頭仔的專長是放狗,原因又是因為旁邊的同學的角色在放狗。

我跟他演即興對手戲,我扮演小狗,向他擺尾,要他帶我出外,他坐在椅子上傻笑,完全不懂得應付!我暫停演出,問他有什麼問題,他推說:「我只懂得照顧小狗,這隻狗太大了!」我知道我非但帶不到他入戲,反而令他不懂招架,於是隨即拿起我當天的毛毛頸巾,捲成一團,告訴他:「這裡有隻小狗,請你告訴我白頭仔有什麼應付小狗的獨門秘方,以致電視台要訪問他。」我把毛毛狗放在他膝上,他一臉尷尬,完全沒料到我有此一著,只懂繼續傻笑。我逼他告訴我們他有什麼過人之處,他說自己能令小狗不大便,方法是用指頭塞進小狗的肛門,然後在我的堅持下,做了一下示範。

他的演出雖然無聊得很,但總算搏得哄堂大笑。而教我和另一導師笑翻了肚的,其實是他完全不知所措地捧著小狗,哭笑不得的表情──現在回想,那一刻也是我覺得泰仔沒戴上面具的一個當兒。

由於泰仔設計的角色實在沒有什麼內容,我無法在劇本中採納他的角色,只能讓他演支援其他人物的角色。而又由於他一直以來的表現,我不敢給他太多戲份。

泰仔一直沒有表示什麼,直到有一天,我聽到他笑言:「我在這個戲的出場次數和對白都是別人的五倍──少和短五倍!」他重複說了好幾次。那天我知道一直以來什麼都表現得滿不在乎、隨和、無所謂的他,介意戲份少。可是演出在即,我已無法再修改劇本,加強他的戲份──況且,雖然戲份少,但他的演出其實仍然不大到位!

事情在最後幾天的排練中出了變化,由於有兩個演員缺席排練,泰仔補上了其中一個角色。不知是因為要證明自己的實力,還是因為這個新任務予他的動機,泰仔飛快地把別人的台詞都背熟了,但戲嘛,依然是未到位,他肯認真投入去演的時候,情況還好些,但不少時候,他都在用著一把不屬於自己的聲音來演戲,故作搞笑,但其實虛假得一點也不好笑。

泰仔有一段戲,是用音樂錄像的手法來處理的,背景播放一隻歌,演員配合動作和表情,表達角色落泊的心情。這段戲本來是我為另一個比較能演戲的演員而放進去的,換了由泰仔演,我很擔心他是否應付得來。結果,在演出前一天的綵排中,他演到了,還演得比原來的演員好,登時所有人都情不自禁地歡呼喝采起來!

正式演出了,泰仔的表現令大家刮目相看!有些平日演得好的演員,因為臨場的緊張情緒而大失水準,相反,泰仔竟然是同學之中最淡定自然的一個,連別人忘了搬佈景,他也鎮定地執生處理,與我一直覺得他魂遊太虛,什麼都不上心的印像,相去甚遠!

演出後的分享中,大家對泰仔都由衷地讚賞。他嘛,只不正不經地說自己的演出簡直是完美,自滿的態度瀉滿一地。我並不介意他自滿,只介意在那個當兒,我又看見了他的面具。

寫到這裡,我開始想,其實對泰仔不夠信心的可能是我,以致我因為在早期看不見他的創意和能力後,就放棄了讓他繼續嘗試的機會。或許我一直被那個面具阻擋了視線,一直沒有把泰仔看得真。

相關文章:
在輔導室的七個半月(一)
在輔導室的七個半月(二)
在輔導室的七個半月(四)

在輔導室的七個半月(二)



十七歲最後一天要自殺的少女

阿程(化名)是班裡年紀較大,思想也較複雜的一個學生,但也特別不受歡迎。就我的觀察,她不受歡迎除了是與同學性格不合,情緒化,也因為她愛思考一些其他同學覺得太過認真的問題,而且在表達自己時往往不夠簡潔,絮絮不休,令人覺得煩嫌。有一次我特別透過戲劇來提醒她這一點,因為她寫的台詞也特別冗贅,我告訴她:「你要學習怎樣能把想法精要地表達,否則本來很好的意念,觀眾也會覺得囉嗦;平日說話也一樣。」

阿程好喜歡上戲劇課,每次都專心地聆聽和吸收內容。每次上課前後,她都愛跑來和我談許多東西。某天上課前,她向我說:「我打算在十七歲最後一天便自殺,我不想成年。」我和她談了幾句,便得開始上課,我心想,或許下課後得和她再深入談一談。

當日是我們開始創作角色的首天,當其他幾位男同學都在設計一些搞搞笑笑的角色時,阿程創作了一個心理治療師的角色,專以繪畫作藝術治療。

當天的安排,是讓學員先用Circle of Life和Significant Object兩個戲劇策略創造角色,然後入戲接受電視台訪問,介紹自己。我扮演電視主持人問到阿程有什麼成功個案,她說:「曾有一個女孩本來打算在十七歲最後一天便自殺,後來我成功令她打消了自殺的念頭。」

接下來的活動是一段即興劇,我請學員輪流代入自己的角色,和我做對手戲;這樣安排是為了運用我的演戲技巧,協助演員入戲。在阿程那段戲,我飾演病人,接受她的心理治療。我學著她剛才的語氣,告訴心理醫生我打算十七歲便自殺,不想成年,她向我說了一番長長的話,開解我,勸導我,我仍是不聽,然後,她握著我的手,要我望著她,答應她不要自殺,靜默一刻,我點了點頭,演出完結。

那天下課後,阿程再跑來和我談天,沒有再說自殺的事情,只興奮地問我如果將來要成為藝術治療師可以怎樣。我因為要趕著離開去工作,答應她下次下課後留下來和她詳談。在下一節結束後,我留下來和阿程談了一個午膳時段,但如何成為藝術治療師並不是她當天最想談的問題,那一天,她告訴了我許多她家裡的事情,也申訴著她和班中另一位女同學的關係問題。

接下來好一段日子,阿程在戲劇中繼續演著心理治療師的角色,每次創作的內容都大同小異,其他同學都開始對這個故事產生厭倦,然後有一天,連阿程自己都告訴我:「哎!我開始覺得我的角色有點悶!」接下來,我們開始改寫阿程的故事,讓它與其他角色接軌,變得好玩一些;要自殺的女孩沒有再在我們的戲中出現。

正式演出後,我們整個團隊留了下來談感受,阿程誠懇地作了一段很長的發言,逐一讚揚各成員,待她說完,還想再作補充時,一位平日對她最不耐煩的男生截住她,微笑著說:「行了,我們收到了!」

最後,負責老師請同學說說覺得自己在這個過程中有什麼成長。阿程第一個開腔,說自己演出了一個很想做的角色,然後覺得一些煩惱也好像隨著演出整理了一下。

Famous People 這個過程戲劇,本身有一個假設,就是參與者設計的角色或多或少包含著一點自我投射。我們一班老師在過程中都清楚看見這一點,但學生確實在經歷著什麼,除了阿程肯主動告訴我們,就只有角色是音樂神童的女生說了一句:「我覺得自己發了個明星夢咯!」。那班男同學嘛,始終仍是抱著「認真你便輸」的心態,對以上老師提出那個問題,沒有認真作答!

我得提醒大家,這裏述說的並不是一個英雄故事,說戲劇如何改變了某個少女的一生;我從來不相信這一套!我相信我們之所以成為今天的自己,是因著許多許多過去的不同經歷而成,只有極少數人會遇上一樁奠定其一生的事。這段戲劇經驗在阿程的人生中扮演著的角色,可能只是其中一次鮮有的機會,讓她從另一個角度看見自己。許多時,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能做到的,亦只是盡量提供這類機會,讓年輕人在成長中,正面經驗能多一次便多一次。這些經驗能改變其生命,讓其從此快快樂樂地生活下去嗎?未必!但縱然不能,它們重要嗎?我相信重要!

相關文章:
在輔導室的七個半月(一)
在輔導室的七個半月(三)
在輔導室的七個半月(四)

在輔導室的七個半月(一)


這大半年來與一班學校師生一起編作的劇目,上週五在校內演出。演出後,收拾細軟,離開學校時,有感而發在Facebook 寫道:

一個早上,半小時執戲,半小時總綵排,然後演出、分享感受。昨天仍甩甩漏漏的戲,今天竟然見得人。短短一個早上,看見學生奇妙地迅速成長。演出完結,現正離開學校,感覺好像剛做了一個夢,美得不真實!
這幾天仍在回味這個夢,但工作開始逼著我而來,我想,不如將這七個半月的故事用文字整理一下,幫助我梳理這段經歷,然後專心投往其他工作。

說實在的,上週的演出能順利以「見得人」的狀態完成,確實是有驚無險。演出那個早上的總綵排,是我們首次完完整整的串排,演出前最後兩天的綵排,學生們剛放完復活節假還未回魂,台詞記不住,台位不熟,忍不到笑。還有,有兩個演員缺席,舞台監督與另外兩位演員臨危受命,頂上他們飾演的三個角色,在一、兩天後正式演出。

其中一個缺席的演員,因參與童黨打鬥,被帶到警署問話,故缺席綵排。

這個戲劇班的成員是一班輔導組學生,因為行為問題被調到這一班,在輔導室接受特別教導。學生為數約七、八人──我只能用約數,因為這班學生的數目在這大半年來一直有變動,有人從正常班調過來,有人調回正常班,有人轉到其他學校修讀實用課程,有人轉往院舍教導所……

甫開始這個組,我已經有心理準備要處理不少變數,得隨機應變。頭幾節的工作坊,我一方面向學員介紹戲劇基本元素,另一方面也在觀察他們的特性,看看應採取什麼策略,選擇什麼創作題目。

同學們心眼不壞,對我的態度很好,請他們參與活動,他們都肯合作完成,只是每每在分組進行創作時,障礙特別多。首先,有些同學之間存著芥蒂,合作不來。幾個愛聯結一起的男同學,總是不肯認真做事,一走在一起便鬥hea。當我們嘗試分開他們去和老師組成小組,又發覺吃力不討好──老師們擔心太過主導,避免提出太多意見,結果他們自己有意念但無法發揮,學生又沒有意念產出。

總的來說,小組創作在這個戲劇班的初段非但發揮不出集思廣益的作用,更反而產生拖拖拉拉、效能互相抵銷的問題!

於是我決定先由個人創作開始,讓每個人的意念和能力先有機會發揮,方再集合不同的意念和能力在作品中。

我選了Cecily O’Neill (1995) 的Famous People過程戲劇作為創作起端。該劇的情境是某電視台正拍攝一名人系列特輯,找來社會上特別的人物作主角,學員須每人設計一個「與別不同」的角色。

我從這裡開始,讓學員用了多節時間去設計角色的背景、過人之處、一天24小時的活動、最難忘的事情、最具特別意義的物件和地方、角色造型……等。當角色有了一定的立體程度,我再請他們把幾個角色加在一起,創作一個故事,讓幾個人物在某特定情境中相遇,從而出現了三個短篇。最後,我用較劇場化的手法(如one-liners、獨白、幻燈、音樂等),把三個不相關的故事串連成一齣戲。

這個創作過程,有三位老師和一位社工全程參與創作、排練和演出,作為他們自己在戲劇教育上的專業發展。他們的存在,發揮了穩定小組的作用,也為我解決了許多困難,畢竟年輕演員經驗淺,有一班成人在身旁一起演出,會安心很多。

有一次在總結課堂時,我問大家有什麼想分享,有位學生說很開心可以跟老師一起創作;平日,很少有機會和老師這樣地接觸。的確,老師與學生打成一片的情況,在校園生活中著實不常發生。還記得在其中一個工作坊,副校長和一位同學合力創作故事,他倆輪流執筆,誰有意念時誰負責說,另一個負責寫。看著那個畫面,我感到說不出的美。對於幾位成人一直用與學生平起平坐地的態度來參與這個戲劇班,我真的打從心底裡欣賞。


參考文獻:
O'Neill, C. (1995). Drama worlds: a framework for process drama. Portsmouth: Heinemann.

相關文章:
在輔導室的七個半月(二)
在輔導室的七個半月(三)
在輔導室的七個半月(四)

01 May 2011

不做評判做導師

昨天我回到母校荃灣官立中學,會見正為下星期「社際戲劇比賽」作準備的隊伍,看他們綵排,然後給予意見。

本來,負責老師想找我回去做評判,但我婉拒了,向她介紹了另一人。原因是我最近想通了一件事,明白到評判這個角色其實並不適合我。

得出這個發現,也是拜母校所賜。荃官今年慶祝五十週年,出版特刊,邀請校友撰稿。在寫稿過程中,我回顧了在學校禮堂的舞台上經歷過的種種,寫到「在荃官舞台上作過的大小演出,但凡是非比賽類的,都最享受,但凡是比賽類的,卻很難純粹地去享受演出的樂趣和滿足」,然後我明白了為何每次當戲劇比賽評判,總是渾身不自在,因每次總要令少數(得獎)人快樂,多數(沒獎的)人失落。

因此當學校今年再找我做評判時,我把想法告訴了負責老師,也得到她的理解。可惜比賽當天我有工作在身,否則我也很樂意回去純粹看演出和做分享,給學弟學妺打打氣。

其後在週年慶祝晚宴上,我和副校長(我以前的班主任)談到此事,他說來年我或許可以把角色轉換一下,改為督導學生排練。給他一言驚醒,我才想到:對!最能幫助學弟學妹的,其實不是比賽當天,而是比賽前的排練!而且,這不用等至下年才發生,可以立即安排!

於是有了昨天逐一與每個社見面的安排。他們有些準備充足一些,有些仍在手忙腳亂的階段,但都一心要努力把作品做好,也向我問了不少很好的問題。而我也盡量就著他們的進度、作品和團隊特性,給了一些回饋和建議,讓他們在餘下這星期的排練中可以繼續做嘗試、做實驗。

花了一整天看這班年輕人排戲,與他們談創作、談戲劇,甚至談人生,樂甚!我很高興找到了一個遠遠比做評判更適合自己,也讓我能夠更好地貢獻母校的位置!

28 April 2011

尋找他鄕的博士

因為做研究的關係,早兩天寫了個電郵給一位英國學者,請他向我介紹一些相關文獻--我的題目比較冷門,網上找到的資料不夠多;對方是該範疇的專家,可能見過一些我找不到的文獻。

對方很快便有回覆,告訴我一份英國的博士論文可能對我有用。我嘗試尋找,發覺沒有網上全文拷貝,只有在該英國大學的圖書館有藏書。

翌日求助於師傅,她說可以由她安排跨大學借閱,但論文由英國先寄去澳洲再寄來香港,頗花時間。她建議我不如嘗試直接聯絡作者,並在網上找到了作者的電郵地址,告訴了我。

今天中午,我寫了個電郵給這位博士,數小時後我排完戲,郵箱中已出現了他傳來的論文拷貝!

試想在未有互聯網的年代,以上各步驟共需多少時間才能完成?

莫說是那麼久之前,就是約十年前我在讀碩士班時,在香港找戲劇教育的文獻比起現在實在艱難百倍!當時雖已有互聯網,但網上的資料並不豐富,而且有全文拷貝的很少,也未有google scholar和google books等工具。

猶記得在英國最後一年上課,大家為了把握最後一年用圖書館的機會,拚命影印資料,三部影印機被我們三批同學分別霸佔,一批來自希臘,一批來自土耳其,一批來自香港--都是戲劇教育資源匱乏的地區。我們拚命地影呀影,英磅一個個的投進影印機,然後,在機場,行李超磅,又要額外付款!

那時候,花在影印、購買文獻上的金錢與時間投資確實不菲,比起我今天能不費分文、頃刻便得到那份論文,確實是時移世易了!

24 April 2011

War Phone 1

十一歲的姨甥曾對我有這樣的評價:「細貓阿姨講野好好笑!」

小朋友覺得成人說話好笑,無非是因為你肯和他們一起天馬行空地胡扯!

今天姨甥和我在往深圳拜山的車程上談天,他向我介紹他的近作:一份War Phone雜誌專輯。War Phone是他自己依照iphone的特性發明的儀器,作行軍用,有各式各樣的軍事apps,包括自動毀滅裝置。至於那雜誌專輯,是他自製的、用A4紙摺疊成的小本子,裡面詳細介紹了War Phone各項功能,由文字、圖片介紹至排版,由他自己一手包辦,製作十分認真。

好好笑的細貓阿姨習慣問孩子一些能啟發想像力的問題,便問:「那War Phone後的下一個產品是什麼?」殊不知這次得到的答案毫無想像力!「War Phone 2囉!」我們笑作一團。

然後我說:「那你這個即是War Phone 1 咯!中文名是不是『一窩峰』?」

大家再笑作一團。

這個阿姨講野真的幾好笑!

21 April 2011

iphone牌與感人媽

相信大家每天乘坐交通工具,總會遇上一些大大小小的有趣事情。我最近在地鐵上遇上兩樁。

iphone是什麼牌子的?

今天回家路上太睏不想看書,便拿出iphone寫作。當我在用手指寫著一個個中文字時,一個本來站在我前面的中年男士,坐到我身旁,問:「這部是什麼機來的?好像挺好用啊!」

「這是iphone」我回答。

「啊!是什麼牌子的?」

我登時楞了一下,心想,應該答是蘋果嗎?

然後我答:「呃……是iphone。」

對方好像沒發覺我的答案好奇怪,繼續好奇地問了許多問題,想知道這部機有什麼功能。我告訴他可以打電話、寫電郵、上網等,然後正在盤算著怎樣解釋app這個觀念時,發覺最吸引他的仍是那個輸入法。

「那你現在是在寫電郵還是什麼的?」

「不,我只是在記下自己想寫的東西。」

「這樣寫進去很好啊!容易很多。」

「嗯……是的……」

然後他再問了一些價錢呀,在哪裡買到呀等問題後,到站,禮貌地道謝過後,下了車,留下我獨自在想,為何我對 iphone的牌子是蘋果這個說法,覺得那麼古怪……


好感人啊,媽媽

早幾天本來在車廂中正在看書,漸漸被身旁一種絮絮不休的說話節奏打擾了,開始讀不進腦。我擱下書本,發覺聲音來自身旁一位母親,她正在向兩個年約十歲左右的孩子說一件事。

「……那個兒子的老婆不喜歡他的媽媽啦……兩個人都不喜歡對方啦……那個兒子娶了老婆不喜歡奶奶啦……兒子……她見到兒子什麼都沒有說……你明白嗎?即是她沒有數媳婦的不是啊……」

母親用非常蹩腳的說故事技巧說著這段婆媳關係,語調沉悶。我看看兩個孩子,目無表情地聽著母親說故事,直至母親最後終於說完了,也(仍然蹩腳地)道出了故事的教訓是兒子結婚後要好好對待母親。

我心裡想:「向這麼年幼的孩子說這個教訓,他們能明白嗎?即使明白,又有何意義?」我好奇地等待孩子的反應。

然後,男孩平淡地向母親說:「媽,你的眼鏡怎麼髒了一塊?」

接著,女孩目無表情地告訴母親:「好感人啊。」

我差點沒覺得自己正在看真人版的「麥兜聽麥太講故事」!

然後,麥太和麥兜到站,下車。

*          *           *

沒有什麼結論,純粹分享一下而已。

07 April 2011

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keeps learning

about 12 years ago
... as a master student, I wrote an essay for my assignment out of an interest in how distancing, metaxis and spectatorship in theatre bring about change...

about 5 years ago
... as an applied theatre practitioner, I started a Theatre-in-Education (TIE) at Oxfam Hong Kong employing participatory forms to engage teenagers in reflecting upon issues about urban poverty...

a year or so ago
... as a lecturer of a master programme, I wrote a paper on this TIE work, developing ideas from the theories I discussed in the assignment I wrote for my master study...

recently
... the paper has been published in Applied Theatre Researcher (an on-line journal for free download), discussing notions of audience participation, aesthetic distance and change...

~~~

it's okay to make mistakes

I am indebted to Michael Balfour who encouraged me to write this article in the first place. We were co-teaching an applied theatre course in our master programme, and putting together a list of readings for the students. As we tried to incorporate applied theatre literature from as wide as possible a range of cultures and contexts, we found that it was hard to locate anything written about Hong Kong practice. Michael then suggested me to write one. I finally did; and Michael further encouraged me to try get it published somewhere. And I did.

John O'Toole, co-editor of ATR, said that he found the work "very honest". I told him that it was my deliberation to make explicit how we made mistakes in the TIE work. As the paper was written for my students in the first place, I was fully aware of how we have always reminded them to step out of their comfort zones and acknowledge it is okay to make mistakes as long as they learn something from the experience. So I thought it was a good idea to let them see, through the paper, that their teacher makes mistakes too, but learns a great deal by making rigorous reflections on her mistakes.


thanks for bringing me here

I am thankful to my students who have, through reading and discussing about the paper, reflected to me which parts of my writing have gaps and fall short of clarity.

I am also very thankful to the two reviewers of my article, who has given me usefully critical comments that give me excellent directions to go in its revision, considering questions I have not considered carefully enough.

And most of all, I am extremely grateful for the opportunity of having this years-long reflective journey with a wonderful project and a dedicated team of co-workers.


a journey in pursuit of meaningful learning

It is indeed a fascinating journey seeing how my interest in the topic has sustained all these years, and how my understanding of the theories has deepened all along and now become grounded in a real piece of practice.

And the inquisitive journey goes on – my current PhD study is yet another development from the TIE work and the notions of engagement and distancing, just that this time I am trying to look at it not from the audience's perspective but the TIE actors' – to see how they understand and manage their "multiple consciousness" (as teacher, actor and character) in participatory TIE work.

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keeps learning… from the practical work of herself and others… and by maintaining dialogues with theoretical notions in the field.


P.S.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ATR and the term "applied theatre" may find the editorial in this volumn an informing reader.

03 April 2011

Black Olive Bread

My husband and I both love olives so when I found this recipe I immediately gave it a go. It turned out to be soooooooooo deliiiiiiicious!!!!!

Here is my modified recipe:



Ingredients (makes 2 large loaves)
3 cups bread flour (high gluten flour), sifted
2 tsp active dry yeast
1 tbsp white sugar
1 tsp salt
½ cup black olives, chopped
3 tbsp olive oil
1 ¼ cup warm water

Method

1. Proof the yeast in half a cup of warm water. In a large bowl, mix together flour, sugar, salt, black olives and olive oil. Add the proofed yeast and the remaining water to form a dough.

2. Turn out the dough onto a floured board. Knead until smooth and elastic (about 5 minutes). This is a very wet and sticky dough so you need to flour the kneading board and your hands from time to time. Set aside the dough, cover with a wet towel and let it rise for about 45 minutes, until it doubles in size.

3. Turn out the dough and knead well again on a floured board for about 5 minutes. Let it rise for about 30 minutes, until it doubles in size.

4. Divide the dough into two. Place each piece in a bowl lined with floured plastic wrap. Let it rise again until double in size.

5. While the bread is rising for the third time, put a pan of water in the bottom of the oven. Preheat oven to 220C.

6. Gently turn the loaves out onto a sheet pan that has been lightly oiled. Remove the plastic wrap. Bake the loaf at 220C for 15 minutes, until a hard crust forms. Reduce heat to 180C and bake for 30 more minutes, or until done.

06 March 2011

整餅減壓:提子丹麥酥餅


連日密麻麻又刺激的腦力、體力、情緒智商大考驗後,想靜下來讀書,發覺自己毫不平靜,難以集中。我知道又是需要煮食冶療的時間!

弄了這個提子丹麥酥餅,除了因為老公和我都愛吃,更因為享受弄酥皮的過程。專注在搓搓壓壓捏捏中,人漸漸鬆了下來。

我更特別喜愛那剛發酵的麵粉團,一手按下去那軟綿綿的感覺,總會讓壓力和壞情緒都隨它化解了一些!如果我也像它,懂得把旁人的壞情緒都化解於無形,而不是都接收下來憋在肚裡,那就好了!

材料(約做出十個酥餅)
(A)
低筋麵粉 35g
高筋麵粉 65g
雞蛋 1.5隻
砂糖 15g
無鹽牛油 10g(在室溫置軟,切粒)
酵母 6g
牛奶 20ml
暖水 10ml

(B)
高筋麵粉 25g
無鹽牛油 65g(在室溫置軟,切粒)
鹽 一小把

(C)
提子乾、黃砂糖、玉桂粉、雞蛋(各少量)

做法
1. 將(A)中的酵母、牛奶和暖水混合。
2. 將(A)中的高、低筋麵粉混合,篩勻,與糖混合,圍成窩形,在中間加入(1)以及其它(A)的材料,揉成不沾手的麵團,用濕布覆蓋靜置20分鐘讓其發酵。
3. 材料(B)以切麵刀壓勻。
4. 用(2)包著(3)桿成薄片,摺成三摺再桿成薄片,重複三次。(做法可參考這短片
5. 加入提子乾,再桿成薄片,然後抹上一層薄薄的雞蛋,在其中半邊洒上黃砂糖、玉桂粉,對摺後輕輕桿開,切成幼條,每條扭成辮子後再捲成小圓餅。(做法可參考這短片
6. 刷上雞蛋,放進已預熱的焗爐(180C),烤10-15分鐘。

28 February 2011

Tiramisu


I've tried a few Tiramisu recipes before and this one is the best!

Ingredients (serves 4)

1 cup strong coffee, cooled to room temperature
1/2 cup  + 1/3 cup Baileys Original Irish Cream liqueur
1 pack sponge finger biscuits
2 eggs, separated
50g brown sugar
250g mascarpone
chocolate powder

Method

1. Beat the egg yolks and sugar in a bowl until thick and creamy. Add mascarpone and 1/2 cup of Baileys and beat until well combined.

2. Use a clean electric beater to whisk the egg whites in a bowl until soft peaks form. Use a metal spoon to fold half the egg white into mascarpone mixture. Fold in remaining egg white until combined.

3. Combine coffee and 1/3 cup of Baileys in a bowl. Dip biscuits, one at a time, into the coffee mixture and use them to line the bottom of the serving bowl.

4. Spoon one layer of mascarpone mixture onto the biscuits. Line another layer of biscuits, and add on a second layer of mascarpone mixture.

5. Put the Tiramisu in the fridge to chill (about 4 hours).

6. Sprinkle with chocolate powder to serve.

Pistachio and Lemon Yoghurt Cake with White Chocolate Buttercream


This is the birthday cake I made for my husband this year. I got the cake recipe from my friend (thanks Madonna!), and added to it lemon curd and a delicious white chocolate buttercream.

Recipe for Pistachio and Lemon Yoghurt Cake
(it tastes great on its own, or you can add lemon icing if you like)

Ingredients
130 g softened unsalted butter
240 g caster sugar
4 egg yolks
400 g self raising flour
370 g plain yoghurt
90 g chopped unsalted pistachio nuts
grated zest of 2 lemons

Method
1. Preheat oven to 170C.
2. Beat together butter, sugar and lemon zest till light and fluffy.
3. Add egg yolks one at a time until combined.
4. With a spatula, fold in the flour and yoghurt alternatively until combined, then add the pistachios.
5. Place into a baking pan and bake for approximately 35-40 mins or until firm to touch.

Recipe for Lemon Curd
 
Ingredients
grated zest and juice from 2 lemons
2 eggs
caster suger (to taste)
60g unsalted butter
1 tsp cornflour
 
Method
1. Whisk egges in a medium-sized saucepan.
2. Add the rest of the ingredients and heat the mixture over medium heat. Whisk continuously until the mixture thickens.
3. Lower the heat and gently simmer the curd for about a minute, continuing to whisk.
4. Remove from heat and cool it in the fridge.
 
Recipe for Lemon and White Chocolate Buttercream

Ingredients
300g cream cheese
60g unsalted butter
1/2 tsp vanilla extract
2 tsp lemon extract
1/4 tsp salt
100g white chocolate chips
4 egg white
grated zest of 2 lemons

Method
1. Beat egg white until soft peaks form.
2. Beat together cream cheese, butter, vanilla extract, lemon extract, lemon zest and salt until light and smooth.
3. Melt white chocolate in a water bath. Add to the cream cheese mixture and beat to combine.
4. Fold in the meringue. Beat until fully combined and smooth.

Asembling the cake
1. Cut the cake into half.
2. Spead the lemon curd onto the first layer of the cake.
3. Put back the top layer of the cake.
4. Spread the buttercream on the top and the side of the cake.
5. Decorate your cake the way you like it!


And I just realised how much I have improved when I looked at some of the cakes I made in the past! :D

15 February 2011

2011 快樂生辰

今年的生日,過得很充實。

首先,還了一筆稿債。(其他債主請見諒,欠你們的,我會盡力盡快歸還!)

在面書、SMS、What's App等收到很多祝福和禮物,感到非常幸福。也藉面書推行我去年開展的生日禮物行動,收到了一些美麗的回應。

每年生日,為免與人潮擠在一起,吃昂貴的情人節大餐,我和老公都會在家享用寧靜的自家製情人生日節晚餐。今年試了一些新的食譜:

Tuna Ceviche with Coconut Milk, served with Sprouts and Avocado

French Onion Soup

Duck Wellington (a recipe modified from Wellington Steak)

Inside: duck in cherry sauce

是日亮點:老公親手製作的Tiramisu!


話說年前他在為創作做資料蒐集時,得悉了Tiramisu的做法,告訴我「原來很容易做的!」「那你做給我吃吧!」我說。他一口答應,卻一直未有機會兌現這個承諾,終於在昨天,處女下海,弄了他第一個親手為我製作的生日蛋糕。

好吃得不得了!

10 January 2011

Chocolate Orange Cake


Now, orange and chocolate is another surprisingly tasty match for cake recipies.

I followed the recipe here, but replaced the orange juice concentrate with fresh orange juice, which worked for me.

09 January 2011

Lemon Cupcake


I love cooking, and it helps me unwind. A friend once told me that it is indeed a very "productive" way of stress release as what ends up is not just a relaxed soul but also tasty food! She is absolutely right!

This lemon cupcake really tastes refreshing. Never realised lemon and cake could be such a good match!

Ingredients (for 12 cupcakes):

for the cake
125g butter, softened
125g caster suger
2 eggs
150g plain flour
1/2 tsp baking powder
zest from 1/2 lemon

for the icing
175g icing sugar, sifted
juice of 1/2 to 1 lemon
zest from 1/2 lemon


Method

  1. Preheat oven to 180C. Line 12 cupcake tins with paper cases.
  2. Cream the butter in a large bowl until soft. Add sugar and lemon zest and beat with an electric mixer until the mixture becomes light and fluffy. Beat the eggs, gradually add to the mixture, and beat to blend. Sift in the flour and baking powder and fold into the mixture.
  3. Put the mixture into the 12 paper cases and bake for 7-10 minutes (time and heat may vary according to the oven used). Bake until risen, golden, and  a toothpick inserted into the centre of the cake comes out clean. Put the cakes on a wire rack to cool.
  4. Prepare the icing by mixing the icing suger, lemon zest and enough lemon juice to soften the icing to a spreadable consistency.
  5. When the cakes are cool, spread the icing onto the cakes and allow time to set.

06 January 2011

今天悼念一位良師益友

親愛的婉玲

三年前的今天,丈夫與友人在他的母校參加一項長跑籌款活動,作座上觀的我,收到羅羅的短訊,得悉妳走完了人生的大圓滿。我走到丈夫母校門外,吸了一口氣,仰望蔚藍的天空,仿佛看見妳在晴空中飄逸地翱翔。當晚回家,我給妳寫了封短信

今天在妳的忌辰,我又再坐下來,給妳寫信,想告訴妳,這麼多年來我在戲劇教育的工作中,如何一直努力實踐著妳當日對我的教導和影響。

2008年5月的一個下午,我在一個名為《黃婉玲﹕持火把的劇場工作者》的座談會中(註1),分享了妳對我的影響。我今天拿了出來重溫,感到當中對戲劇、對教育,以致對人的種種宏觀理念,儘夠讓我繼續畢生去探索和浸淫。

「我是在1991年加入「中英劇團」時認識婉玲的。那是讓我對戲劇教育有啟蒙的年代,對我有很重要的影響。當時我負責宣傳推廣工作,我記得上任時,婉玲給我講「中英」的歷史;她認為我作為宣傳人員,有責任知道劇團歷史、不同藝術總監的藝術方向等。這亦是多年來跟她合作,我覺得她一直都在貫徹的態度……她不會只當作做一份工,而是由一件事上能引伸出其他的關係,然後將所有事情串連成一個更宏觀的脈絡。於是我經常有機會去旁觀他們的工作坊……她要我親身出席,觀察小朋友的反應;不然,我不能真正把劇團的精神告訴大眾……在這樣的環境下,使我對戲劇教育有了初步接觸。

有一年,她要編導兒童劇《芝麻開門》(1994),她用了很長時間、很多心血去寫劇本,她不斷修訂,可能一個晚上就只為了寫十來句對白;從這可以看出她的心思。但更使我更深刻的,是婉玲自費為節目購買了很多鬼怪形狀的螢光貼紙,送給進場的小朋友。這不是綽頭,是有其理念的,因為當小朋友進入一個黑漆漆的陌生環境後,他們會感到害怕,但是貼紙能夠轉移其注意力……她藉著一份小禮物,令到小朋友不害怕進入劇場,讓他們感到黑暗是一樣有趣的事;那個小鬼貼紙亦跟故事主題有關。我覺得她的構思很全面,不只在故事上面,而是從小朋友踏入劇場時,整個劇場效果已經開始。這件事使我很難忘,亦頗能夠代表婉玲對劇場的一種整全(holistic)的看法。

後來比較長時間的接觸,則是透過兩劇:一是98年跟『桃園劇社』、失明人協進會的朋友一同合作的《中國在不遠處》(1998);而另一個則是2001年的《美麗計劃》,這兩劇我都有參與做演員,而在《中國在不遠處》中,我亦是婉玲的副導演。雖說婉玲在七十年代已經將一些較新穎的思潮帶入香港,但我想即使到了98、01年,甚至是今時今日,很多人還是對編作劇場不大熟悉……排練這類戲劇時,都害怕何時會有劇本,好像快要上演的時候,還有很多事情未確定,但其實這個過程是很刺激的。婉玲喜歡這樣的創作過程,一個真正由一群人付出的過程……這亦是戲劇教育裡的一個很強的信念:教育是對話而非獨白;而放諸她的劇場創作裡,她亦相信這是一個群體(collective)的過程,而不是由一個導演去作所有指示。她努力嘗試在她的作品裡,探索共同創作的可能性。

2000年,香港舉辦了一個有關戲劇與教育的會議,當時的負責人邀請了婉玲作一個主題演講,而她亦邀請了我一同去做分享……大家用了很多時間去資料搜集,最後寫下演講文稿。07年『IDEA』(國際戲劇╱劇場與教育聯盟)會議在香港舉行,文稿收錄成為介紹香港教育劇場的文章,因要翻譯所以我再次深入地去閱讀文章。雖說已事隔八年,但我發現還有歷久常新之感。原因是內容涉及的並不是一些很狹隘的事,而是作為一個劇場、教育工作者,甚至是作為社會上一個藝術家,去探討如何能夠擁有改變世界的力量,和值得關注的精神。」

懷念妳,婉玲

蘭蘭上


註1:新婦女協進會及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合辦